2023年7月21日,慶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3年社會生態環境檢測機構負責人集體約談會議及暨2023年全市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推進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23年上半年全市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成效,深刻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與問題差距,部署安排了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上,書面傳達了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注冊地在慶各社會生態環境檢測機構負責人作了表態承諾發言,并簽訂了生態環境檢測服務《承諾書》;市生態環境局各分局重點圍繞《2023年慶陽市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方案》、縣級生態環境監測站建設、重點排污單位和社會檢測機構監管等工作作了匯報交流;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同志通報了監測工作推進情況和“雙隨機”抽查檢查情況,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市生態環境局各分局分管負責同志、監測站長、業務主辦,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有關單位,以及注冊地在慶各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以人民為中心,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要切實發揮生態環境監測作為生態環境保護頂梁柱、生命線、奠基石的作用,要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近年來,生態環境監測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推進,特別是經過“垂改”后四年多的建設和發展,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的基礎能力、運轉效能、數據質量、支撐能力、服務水平都得到顯著提高,成績固然可喜,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問題依然顯著。
會議強調,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要緊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全面落實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環境監測的決策部署。
一是加大力度推進縣級監測站建設。要按照《慶陽市縣級生態環境監測站建設實施方案》進度要求,加強協調、理順機制、整合資源,倒排工期,加快推進,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二是持續加強社會化監測機構質量管理。各縣(區)務必高度重視,要切實履行屬地化監管職責,定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督促生態環境監(檢)測機構健全完善責任追溯制度,規范監測行為,并將方案制定、布點與采樣等全過程監測資料上傳至“甘肅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督促各排污單位抓好企業自測和信息公開,并將自測結果按時按要求上傳“甘肅省重點排污單位監測數據管理與信息公開系統”。各社會檢測機構要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法治意識、紅線意識、質量意識和底線意識,嚴格規范開展檢驗檢測,為黨委、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起到“耳目”和“喉舌”作用,要心存敬畏,賺良心錢、賺放心錢、賺安心錢,把為人民健康、為子孫造福的好事真正做好。
三是不斷優化完善監測網絡建設。各縣(區)要認真研究,盡快開展“十五五”國控地表水、空氣、噪聲點位布設研究,啟動調整相關工作。大氣科要組織啟動開展國控、省控空氣自動站調整,以及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布設、調整工作,同時要推動鄉鎮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站建設謀劃;水科要牽頭地表水國省控斷面的優化調整工作;土科要牽頭進一步優化土壤、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等。
四是持續發揮測管協調效能,提高監測質量管理水平。嚴格落實國家、省級監測質量管理要求,進一步傳導壓力,嚴格防范并嚴厲打擊人為干擾行為。要持續做好監測數據質量“雙隨機”檢查和專項抽查,開展重點排污單位監督性監測與執法聯動、排污單位自測檢查與執法聯動等專項工作。對干預監測數據甚至是人為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堅持“零容忍”,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移交一起、問責一起,絕不姑息。
五是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緊緊圍繞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監測數據質量、涉企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監督機制、防范廉政風險。在繼續加大社會化監測機構監管力度的基礎上,做好針對檢測機構或企業的引導、幫助和服務工作,構建陽光健康的“親”“清”政商關系,為全市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作風和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