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明日當大暑,君看繁星如萬炷”?!按笫睢?,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至熱的時令,“濕熱交蒸”在此到達頂點。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痹谑⑾闹H,青年干部成長成才也當有此“三種境界”,以漫天繁星繪蒼穹。
一候腐草為螢,集“精靈星光”,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信念之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在每年的大暑時節由腐草蝶變幻化而出,在農人的田間地頭匯聚成點點星光,照亮寧靜的夜晚,指引夜歸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五四運動中,無數青年學子立志“背黑暗而向光明”,他們在黑夜中點燃“精神火炬”,照亮百年前青年的前進方向?!案审@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是無數共產黨人用一生來詮釋的錚錚誓言,羅布泊的炙熱驕陽不會忘記,鄧稼先同志隱姓埋名28年潛心研究核武器;深海孤島的悶熱海風可以明證,黃旭華同志懷揣“中國不能沒有核潛艇”信念,30年來靠計算尺與算盤計算核潛艇數據,64歲時仍進行300米深潛試驗。作為青年干部,心中有目標,腳下才有方向,只有點亮理想信念的“燈塔”,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迷路、不迷茫,始終將對黨忠誠刻進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記在心坎上,做好分內之事,擔起應盡之責,以熾熱的朝氣辦好為民實事,以螢火之光溫暖群眾的心頭。多下基層“蹲苗”,多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個“燙手山芋”,擺正心態,把困難當挑戰,把壓力當動力,在磨礪中練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真本領、硬功夫。
二候土潤溽暑,祛“暑濕暮氣”,提振“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奮斗之志。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在一年中,三伏天是最熱的,而且雨水充沛,土地自然就潮濕。面對“大暑”的“酷熱”,青年干部會產生畏懼情緒,工作中面對情況復雜、群眾關注、矛盾集中的問題,往往會有回避、退縮心態。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在梁家河村插隊期間,準備將沼氣從四川引進陜北,面對全新事物,面對不同氣候條件,面對老百姓不同的聲音,他始終保持著務實篤行的工作作風,前往四川實地學習考察、自編節目給老百姓宣傳沼氣、幫助指導修建沼氣池,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出現,而實干是唯一的解決辦法,最后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還切實改善了老百姓的衛生條件,解決了農村能源問題?!岸嘟浭路侥艹纱笫?,犯其難方能圖其遠”。對青年干部而言,應不懼急難險重一線的困苦,端正“想為”的態度,堅定“敢為”的決心,提升“善為”的本領,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無愧歷史”的使命感、“不負人民”的責任感,驅除溫室花朵的“嬌氣”,多點乘風破浪的“銳氣”,去除眼高于頂的“貴氣”,多點密切聯系群眾的“地氣”,祛除老氣橫秋的“暮氣”,多點干勁十足的“朝氣”,多給自己提要求、壓擔子,不斷提高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能力,始終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為落腳點和出發點,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找到群眾需求點,繪出最大同心圓,奏出為民辦事最強音。
三候大雨時行,破“驚濤駭浪”,涵養“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清正之風。“大暑”的“濕熱”指人生路上聲色犬馬的誘惑、奢靡享樂的作風?!稌酥菘S壁》詩曰:“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笨镎屝?、激濁揚清,是傳統文化中的從政之德,也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題中之意。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清則心境高雅,清則正氣充盈,清則百毒不侵,清則萬眾歸心”,教育黨員干部要堅守正道、廉潔清正;范仲淹在家書《告諸弟子及弟侄》中也曾寫下,“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訓誡子弟為官要清白,不要謀取私利。青年干部應自覺培養“吾日三省吾身”的憂患意識,及時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視,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做好經驗總結,增強“先禁其身而后人”的底線意識,常打思想滑坡的“防疫針”,常敲思想松懈的“長鳴鐘”,堅決不踩“紅線”、不越“底線”、不闖“雷區”,保持思想純潔、頭腦清醒、立場堅定,做到嚴守規矩、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始終做到慎獨、慎初、慎微,用清風正氣滌蕩內心,祛除體內“濁氣”,用青春之熱血、青春之奮斗、青春之期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在自己青春芳華里寫下濃墨厚彩的一筆。